揭開華為的光伏與儲能家底

時間:2021-10-20

來源:

導語:華為 不在A股,卻儼然A股帶頭大哥的模樣。稍微一點風吹草動,總是引來相關概念股一片異動。何況是簽約1300兆瓦時這一迄今全球最大規(guī)模儲能項目——沙特紅海新城儲能項目——這樣的大動作。

  盡管領銜主角——也就是開發(fā)商與總承包商,同屬于沙特國際電力和水務公司(ACWA Power)與山東電建三公司,但滿市場的產業(yè)鏈個股的一字板行為,顯然都是在向華為“致敬”。

v2_2bc156be701241bebe0468c99215b931_img_000.jpeg

  圖:華為簽約全球最大規(guī)模儲能項目的消息。來源:華為智能光伏公眾號

  以這起焦點事件為背景,是時候透視下華為的光伏/儲能家底了。

  01

  華為吃下全球最大規(guī)模綠電( 光伏發(fā)電 )儲能項目,其實早有預兆。早在2018年1月,本次事件另一主角ACWA Power,就已經在某個試點項目中與華為展開合作,引入華為Fusion Solar( 智能光伏 )解決方案以加強工廠的智能化管理、監(jiān)測和控制。

  根據兩年多前的框架協議,在光伏發(fā)電與海水淡化領域,華為的ICT數智能力都將是ACWA Power的首選之一。

  從試點項目到此次全球矚目的戰(zhàn)略級儲能工程,華為在光伏及儲能領域的核心數智化能力顯然得到了國際合作伙伴的驗證與認可。但這究竟彰顯的是怎樣一種核心競爭能力,市場卻也只是霧里看花,說不太清楚。

  對此,我們試圖通過專利技術視角,有所還原。

  實際上,華為在光伏及儲能領域的研發(fā),發(fā)端于2009年,迄今積累了至少610件專利申請,其中98%以上為發(fā)明專利申請,分布于10個IPC(國際專利分類表)小類,涵蓋逆變器、變流器、開關器件、并網系統、充電方法、儲能系統、光伏組件、終端管理設備、脈沖寬度調制系統、散熱裝置、防護裝置等25個光伏電站及儲能系統的技術區(qū)間,涉及的具體技術點則近百個。

v2_1b671a071f904fd2a6e22322f7ec8bb8_img_000.png

  圖:華為光伏及儲能領域涉及的專利技術關鍵詞。來源:智慧芽

  具體從時間線上看,華為首件公開的光伏相關專利申請名為“太陽能光發(fā)電系統、控制裝置及控制方法”(公開號為:CN101800498A),申請日期為2010年4月1日。根據專利申請滯后于研發(fā)這一常識判斷,最早在2009年華為即已有意識的涉足這一領域。

  熟悉光伏產業(yè)發(fā)展史的投資者都知道,2009年,實際是第一輪光伏泡沫的迸裂期。根據華為2008年前后的相關通信技術發(fā)展概況及專利布局判斷,其最早介入光伏領域的初衷,很大概率在于滿足其保障基站系統的供電需求。

  但不管是怎樣的動機,華為在光伏及儲能領域的整個研發(fā)演進過程,充分解釋了這家公司為何能成為中國的“NO.1”——對于產業(yè)第一性認知與把握的突出能力:

  華為的光伏及儲能版圖,夯實在光伏逆變器這一產業(yè)技術塔尖之上。 雖然光伏組件成就了A股光伏第一股隆基股份,但被稱為光伏電站“心臟”的關鍵技術,還是要屬于逆變器系統。

  光伏逆變器的主要作用在于將太陽能板產生的可變電壓轉換為市電交流電,主要由電路板、熔斷器 、IGBT( 功率開關管 ) 、繼電器、電容、顯示屏、散熱器等部件組成,是關乎光伏發(fā)電及并網效率的關鍵設備,通俗來說相當于CPU之于PC設備。

  某種意義上,掌握了逆變器,也就扼住了光伏產業(yè)的咽喉。

v2_c9947b47b459411ab6f077d942f261a1_img_000.png

  圖:華為智能光伏逆變器;來源:華為光伏官網。

  華為光伏領域首件專利雖然是上述太陽能發(fā)電系統及方法,但這件專利真實價值實則有限——僅相當于一種表態(tài),其在這一領域真正起家的戰(zhàn)略型武器還是逆變器系統。

  2011年9月前后,由7件發(fā)明專利構成的華為光伏逆變器技術專利群組浮出水面,直至2015年,華為光伏逆變器設備出貨量占據全球第一并保持至今——市占率為23%左右。

  雖然說迄今僅就光伏逆變器單項產品而言,已很難說有過高的技術壁壘,但在電網智能化的趨勢里,其與AI等智能技術的混合——尤其是分布式的管理與運維上,傳統逆變器廠商相對智能化實力更突出的華為而言,差距短時間仍難彌合。

  以A股光伏逆變器第一股,同時也是排名華為之后的全球市占率第二(19%)的陽光電源為參照,可以為華為的光伏技術能力做一底線估值:

  陽關電源2011年年底上市至今,股價翻了40倍,最新市值為2340億左右;這也就意味著,僅光伏逆變器一個細分板塊,即至少可為華為帶來2500億以上估值。如果加上它的智能化管理及運維能力( 相當于光伏SaaS系統 )的溢價,沖擊甚至超越隆基當前的4600億市值也恐不為過。

  02

  儲能與光伏具有天然密不可分性,反映在專利技術的演進及布局上,二者存在一種客觀的子集從屬關系——換句話說,儲能是光伏的必然延伸。

  但這樣的邏輯關系,并不妨礙我們可以將儲能技術脈絡從光伏技術群組中擇出來。就華為而言,根據我們的粗糲檢索,迄今可以公開查閱到的儲能相關專利申請共計110件左右(涉及部分電動車儲能相關技術)。

  如果說華為整個光伏板塊的核心技術看點是逆變器技術,那么在儲能板塊核心看點則在于變流器技術。變流器之于儲能的邏輯,實質就相當于逆變器之于光伏,均是整個產業(yè)的第一性所在。

  簡單解釋性變流器的含義:變流器是使電源系統的電壓、頻率、相數和其他電量或特性發(fā)生變化的電器設備,包括整流器( 交流變直流 )、逆變器( 直流變交流 )、交流變流器和直流變流器。通俗點說,它控制蓄電池的充電和放電過程,進行交直流的變換,在無電網情況下可以直接為交流負荷供電。

  在華為儲能技術領域已公開的110多件專利申請中,與變流器技術存在關聯的專利為80件左右。

  與逆變器一樣,變流器作為儲能系統的通用技術,固然關鍵,但一般性準入門檻并不高,不同產品的競爭力差異主要體現在轉換效率和電能質量兩個方面。

  華為在2016年申請的“一種脈沖寬度調制方法、脈沖寬度調制系統及控制器”系列變流器專利技術中,通過調制方法的改進,得以有效提升變流器的穩(wěn)定性和諧波特性,并且實現靈活地自適應調節(jié),使上述兩項關鍵指標更加優(yōu)化。

  實際上,脈沖寬度調制方法,在無線通信技術領域也為廣泛應用,這也是一個側面,揭示了華為在電力領域的確具有一定技術認知優(yōu)越性。

  之所以以上述專利為例,一方面該專利在華為整個儲能專利技術布局中具有較大價值,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個典型代表——華為在儲能領域大部分專利申請,實際體現的都是基于既有技術的改進、升維能力。精力所限,不再贅述。

  通觀華為整個儲能乃至光伏板塊的專利技術儲備,其實遠談不上有何“顛覆性技術”。但在通信技術主業(yè)之外,華為仍能在這一萬億賽道以十年之功異軍突起,除了對于產業(yè)第一性的洞察力與執(zhí)行力之外,我們認為有兩項能力是超越其他國內主要競爭對手的:

  1.系統架構能力。2.智能化能力。

  關于第二點智能化能力,在我們看來,固然傳統光伏產業(yè)公司鞭長莫及,但國內幾個互聯網大廠并不在其之下。但華為的優(yōu)勢在于它自始以來都是一家實業(yè)型公司,在思維模式上與后者陣營存在顯著的價值取向差異——一旦資本思維超越實業(yè)思維,容易掉入過度追求可變資本增殖的怪圈,進而失去對于實業(yè)的敏感。這可能就是為何華為當前能在所謂“產業(yè)互聯網”這個維度上比其他大廠走得更遠的一個重要原因了。

  而第一點的系統架構能力,則是當前絕大多數中國公司所缺失的能力,通常意味著有資本、有人才、有技術,但是對于一個產業(yè)的系統性適配、主導能力卻是不足的。具象舉例來看,中國公司迄今還不擅長平臺型軟件系統研發(fā)(比如windows /安卓/EDA/ Minecraft)、不擅長通用型硬件底層系統研發(fā)(比如ARM/X86/GPU)。本質上看,系統架構能力是一種通識能力,太過于難得。

  很大程度上,令人傷心的麒麟芯片也好,還在發(fā)育的鴻蒙也好,乃至于此次即將服務于全球最大儲能項目的“智能組串式儲能解決方案”也好,展現的都是華為在系統架構能力上的絕對優(yōu)勢——這一點,通過上述具體的專利集群分解去看,可以看得清楚:

  其實,針對此番沙特1300兆瓦時儲能項目,華為對外拋出的“智能組串式儲能解決方案”也不過是皇帝新衣,從技術分解來看“無甚新意”,承載其核心競爭力的底層邏輯唯是面向儲能產業(yè)的系統架構能力罷了。

  但這,卻是真正的大能耐。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