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模型和仿真項目最有可能為企業(yè)帶來價值的提升?本文詳述了構建流程模型的10種情況。
流程模型可以是簡單的電子表格,也可以是包含現(xiàn)實世界制造工廠所有方面的復雜模型。然而,最好的模型也不能包括所有內(nèi)容。它只包括回答問題所必需的內(nèi)容。
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模型和仿真項目最有可能增加價值?讓我們看看構建流程模型的10種情況。
應該構建流程模型的10大理由。圖片來源:CRB
1
確定設備設計的裝置數(shù)量和規(guī)模。例如,需要多少生物反應器和凈化軌道才能滿足未來10年的預期需求?
2
檢查流程“瓶頸”。大多數(shù)過程都涉及非常復雜的工藝,例如包含大量的裝置和設施。有時,流程的“瓶頸”會隨時間變化,或者作為過程可變性的函數(shù)。了解瓶頸在哪里,以及如何限制瓶頸,有助于提高生產(chǎn)量。
3
配置實用系統(tǒng)。制造工廠通常有許多實用需求,其中一些可能沒有被很好地區(qū)分。諸如衛(wèi)生處理時間表和預防性維護等因素會影響關鍵事項的交付。如果在需要時沒有這些實用程序,生產(chǎn)量和產(chǎn)品質量可能會受到影響。仿真允許量化和修復過度設計的水平,而不是猜測一個數(shù)值。
4
優(yōu)化布局。可選擇的布局可以定量地與模型進行比較,從而選擇在可操作性和成本方面最優(yōu)的布局。
5
確定人員。思考什么時候添加另一個操作員或另一個輪班才有意義?
6
優(yōu)化實驗室。這可能意味著改變布局,提高測試設備的正確數(shù)量,或者簡化操作。
7
清洗管道。在復雜的管道網(wǎng)絡中,就地清洗每一段管道可能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8
將物料運送到大型設備。原材料必須從倉庫搬運,進行稱重和配藥,然后進入溶液準備階段。如果它們未按時到達,緩沖可能會延遲,從而可能會影響產(chǎn)品批次。相反,如果材料太早或者緩沖準備計劃過于保守,也可能會導致額外的庫存和相關成本。
9
降低成本。了解成本結構的所有要素。應該將注意力集中在何處以降低成本?它是專注于改變元素的簡單方法,還是專注于影響最大的元素?
10
了解關于建模過程的更多信息。這種洞察力常常導致意想不到的改進。例如,一位客戶很高興地了解到如何在沒有昂貴的資本項目的情況下將產(chǎn)能提高25%。
如果上述理由中的任何一項描述了您的制造工廠,建議將流程建模和仿真視為學習改進流程和操作的一種新的有效方法。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