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新柔性OLED產能數(shù)據出爐

時間:2018-12-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僅以6代柔性OLED面板產線數(shù)量來看,中國內地已建和在建的加起來,總共有10條,如果加上深圳柔宇的類6代線,一起為11條。

僅以6代柔性OLED面板產線數(shù)量來看,中國內地已建和在建的加起來,總共有10條,如果加上深圳柔宇的類6代線,一起為11條。

在韓國三星與LG的中小尺寸RGBOLED產線投資停滯了近一年期間內,中國內地的投資腳步卻并沒有放緩。除維信諾、深天馬、信利紛紛追加投資了一條6代柔性OLED面板產線外,京東方則同時在重慶和福州各自再新增了一條6代柔性OLED面板產線。

所以,僅以6代柔性OLED面板產線數(shù)量來看,中國內地已建和在建的加起來,總共有10條,如果加上深圳柔宇的類6代線,一起為11條。

OLED

從上表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這些6代柔性OLED面板產線總共加起來的投資額接近3960億人民幣,月產能為38.7萬張,約108萬平方米。如果按現(xiàn)在市場價約4萬元/平方米的價格,良率達到60%的積極量產水平標準來折算的話,行業(yè)總營收大概為260億/月。

看起來,這是一個讓人十分心動的數(shù)字!因為如果真能達到這個水平的話,行業(yè)前面砸下去的錢,可以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就全部收回來!

不過,目前柔性OLED面板的主要銷售對象是智能手機,如果按2017年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銷售數(shù)量來看,2017年中國手機銷售量約為4.7億臺,銷售額為1萬億元。也就是說,往后幾年中國手機銷售量仍能保持這個規(guī)模的話,分攤到平均每臺手機上,需要為柔性OLED顯示屏模組分擔約664塊錢,而現(xiàn)在平均一塊柔性OELD智能手機顯示屏模組的價格,也剛好為665元左右。

這樣一來,到2021年這些6代柔性OLED面板產線全部投產了,只要中國品牌手機廠商有錢有膽量,完全可以標配平均尺寸為6吋的柔性OLED顯示屏。

據旭日顯示與觸摸粗略統(tǒng)計,今年全球的柔性OLED智能手機顯示屏的銷售數(shù)量約5.5億片左右,銷售額約為1000億人民幣。但真正裝在智能手機上的數(shù)量要小得多,整個行業(yè)加起來,可能也就4億部不到。

而到2021年這些6代柔性OLED面板產線全部投產,同樣還按良率達到60%的積極量產水平標準來折算,全部出貨約6吋的智能手機顯示屏,它們的總產能有多少呢:全年加起來,也就6億片的規(guī)模。

事實上,柔性OLED面板的良率爬坡期,可能會比以前大家沖刺LCD面板時來得更長,或許到了2021年,這些6代柔性OLED面板產線實現(xiàn)了全部投產,實際的出貨量也只有理想產能的二到三成左右。

如果柔性OELD在智能手機外再找到新的應用場景的話,其實中國這點柔性OLED產能,還是可以被行業(yè)完全消化的。事實上,與手機報在線合作的中國內地資本與地方基金,仍然十分看好后續(xù)的柔性OLED面板產業(yè)投資前景,也是基于這些數(shù)據基礎之上。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