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展會新聞】 ▲在機器人展的兩個展廳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各家參展商帶來的各種機械手臂。參展商展示的機械手臂。
第二十屆中國國際工業(yè)博覽會昨天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2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631家展商,攜數控機床與金屬加工、工業(yè)自動化、機器人、新能源及電力電工、信息與通信技術應用(工業(yè)互聯(lián)網)、節(jié)能環(huán)保技術與設備、新能源與智能網聯(lián)汽車等展品參展。其中,機器人展占了兩個展館,是本次工博會的亮點之一。本次展出的機器人突出緊湊、輕量、安全等特征,多款首推首發(fā)機器人在這里揭開神秘面紗。
強大又溫柔的機械手臂
在機器人展的兩個展廳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各家參展商帶來的各種機械手臂,其中一家甚至用機械手臂揮舞起了光劍,顯得酷炫十足。
這些機械手臂可謂既強大又溫柔,在負載和精度方面都有上佳表現(xiàn),能應用于不同行業(yè)。以新松展出的復合工業(yè)機器人為例,其負載達到了20千克。公司也憑借這款機器人獲得了工博會頒發(fā)的工業(yè)設計金獎。而ABB新推出的機器人與前幾代機器人相比,占地面積縮小10%,重量減輕20%,并可將節(jié)拍時間縮短35%,提高生產效率,它還具備領先的重復定位精度,可應對半導體、制藥和電子制造商領域的特有生產挑戰(zhàn)。
那么,這些"鐵疙瘩"能有多溫柔?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一家參展商展出的機械手臂,能抓起一把黃豆大小的立方塊,而之后如果更換不同尺寸機械手的話,它還能對付大件物品,同樣得心應手。
此外,協(xié)作機器人也是本次展會的熱點之一。當人類介入生產時,協(xié)作機器人能夠自動結束作業(yè),"讓位"人類,該產品可用于需要機器人和人類協(xié)同工作的場景。
裝上"火眼金睛"工作更精準
除了無數的機械手臂之外,現(xiàn)場展出了自動化零件、軌道等展品,它們是機械手臂的"硬件配套"。
不過,能助力機械手臂的不止硬件,還有軟件。比如,皕像科技就是一家專注于工業(yè)機器人3D立體視覺和深度學習機器視覺技術的參展商,能夠為機械手臂提供專業(yè)圖像采集方案,堪稱為機械手臂裝上了"眼睛"。3D技術能為機械手臂帶來什么?試想一下,如果機械手臂只有2D"眼睛",那就意味著機械手臂面對高低錯落的貨物時將無能為力。而裝上了"眼睛"的機器人,就能完成表面缺陷檢測、等級分類、體積測量等工作。另一家公司鷹諾推出了一款缺陷智能檢測平臺,能夠對非標部件表面缺陷進行智能檢測,連直徑只有1元硬幣大小零件上的瑕疵,也逃不過它的"火眼金睛"。
技術整合后適用更多場景
光有一條機械手臂,不能夠滿足多樣化的生產需求。因此,不少參展商將目光瞄準機械手臂之間或機械手臂與其他技術的整合,以便讓它適用于更多場景。
比如,拿下工業(yè)設計金獎的復合機器人,就是將一條機械手臂裝在AGV小車上,如此之后,這條機械手臂就能夠精準地完成上下貨的工作了。
多家參展商展出了使用多個機器人的整條無人化自動生產線,比如華太展出的無人化裝配車間,能完成上下料、組裝、檢查、AGV運輸、入庫等操作,有些生產線還能完成點膠、打磨等非常精細的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