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先行的阿里智聯網將擴大產品線走向開放

時間:2017-10-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7年中國音箱市場的智能化被徹底點燃,但這并不是一場簡單的智能家居硬件之爭,最終決定市場影響力的,將是系統(tǒng)的開放程度和對B端開發(fā)者的覆蓋能力。

2017年中國音箱市場的智能化被徹底點燃,但這并不是一場簡單的智能家居硬件之爭,最終決定市場影響力的,將是系統(tǒng)的開放程度和對B端開發(fā)者的覆蓋能力。

推出天貓精靈三個月后,在今年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正式發(fā)布了AliGenie開放平臺,包含精靈技能市場、硬件開放平臺和行業(yè)解決方案三部分,分別從智能家居、新制造、新零售、酒店、航空等服務場景切入,除此之外還推出了阿里AR開放平臺和天貓路由。

“智是機器智能,聯是萬物在線,在此基礎之上會形成一個更大的網絡,會有更多的生態(tài)和服務加載其中?!边@是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對于智聯網的理解。開放平臺和多產品布局背后,阿里試圖以一種更完整的姿態(tài)應對這場語音交互的智能競賽。

語音先行的阿里智聯網

開放平臺是智能音箱擁有更多功能、接入更多硬件的關鍵。眾所周知,亞馬遜Echo當下已經成為智能音箱的代表,助其走得更遠的原因之一是Alexa的開放性,基于人工智能的語音開放平臺才是智能音箱的關鍵技術。

據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總經理淺雪介紹,天貓精靈目前有200多個應用,不到50個為自己開發(fā),剩下的都是其他開發(fā)者共同開發(fā)。在淺雪看來生態(tài)最重要的是能夠讓別人進來,包含語音喚醒、語音識別、聲紋識別、語意理解、語音合成在內開發(fā)者套件的提供,目的都是讓開發(fā)者更為便捷開發(fā)基于語音的應用。面向硬件品牌商和方案商,硬件系統(tǒng)也進一步開放,這意味著這套軟件服務可以加載到任何一個硬件當中。

具備語音交互能力是音箱變得智能的第一步,下一步則是利用語音交互完成各種消費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使用場景?!爸悄芤粝渲皇且粋€語音交互的入口,背后服務的深度和場景的寬度,才真正決定入口的價值。”淺雪告訴第一財經。

在過去三個月天貓精靈已經開始拓展線下零售、航空候機、酒店客房等應用場景。在杭州西溪賓館天貓精靈為酒店提供從下單到入住全流程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入住酒店后,用戶可以使用客房內的天貓精靈,用語音控制窗簾、燈具、電視等設備,還能通過語音直接呼叫酒店客房相關服務。

在新零售領域,店鋪精靈對接進商店銷存、溝通及信息流轉系統(tǒng),作為開店工具進駐天貓小店,提供與顧客的提供新零售場景語音對話系統(tǒng)。例如顧客可以直接詢問系統(tǒng)醬油在哪里,店長也可以了解店鋪的客流量和銷售情況。

擴大產品線走向開放

天貓精靈助力阿里打開智聯網語音交互的大門,此前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曾提出智聯網時代即將到來,物聯網的本質首先必須是智聯網,核心是“連”,更核心的是連起來以后,變成智能化。

在此次云棲大會上,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還推出了AR開放平臺,以及首款阿里打造的路由器:天貓路由M1。淺雪表示,硬件產品線規(guī)劃背后的邏輯則是圍繞阿里整體的“智聯網”戰(zhàn)略推進,即圍繞萬物智能互聯的鏈條做文章。

以智能路由器為例,一方面是將阿里內部企業(yè)級路由產品化分享,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讓更多阿里系智能硬件聯網更順暢?!鞍⒗锶斯ぶ悄軐嶒炇視陉P鍵創(chuàng)新節(jié)點涉足硬件,如果是功能性智能硬件例如電風扇就不會列入考慮范圍之內?!?/p>

而此次推出的AR開放平臺,隸屬于AliGenie開發(fā)者平臺內,將面向開發(fā)者開放2D識別追蹤、3D識別追蹤、內容制作平臺、高質量渲染引擎等能力。開發(fā)者通過這個套件,可以快速創(chuàng)建出AR內容。

淺雪表示經過三年的時間,阿里的AR平臺累計服務近2億用戶,一般情況下,商品增加AR展示展示后,轉化率會得到大幅提升。比如2015年的雙十一家電宣傳營銷,其轉化率提升30%,內容分享增加了10%,天貓AR圖書則將商品轉化率提高了25%。

“未來的機器人實際上它是一個多模態(tài)交互的機器人,一定是括視覺、聽覺、腦信號等各方面的融合,語音視覺交叉起來會有很大的爆發(fā)力。”淺雪告訴第一財經??梢钥闯龆嗄B(tài)布局背后,阿里正在努力跳出音箱這一單純的載體,讓更多硬件設備和行業(yè)場景共享到人工智能語音時代的新紅利。

更多資訊請關注智能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