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LED顯示屏行業(yè)發(fā)展來看,當前炙手可熱的行業(yè)“寵兒”無疑是小間距了。2012年,P2.5、P3點間距產品正式進入市場,LED顯示屏行業(yè)初步邁入小間距時代。隨之而來的2013年被認為是小間距發(fā)展元年。2014年,國內小間距市場增長翻番。而在過去的2015年,小間距更是迎來了一次總爆發(fā),2015年,全球1.9mm以下小間距LED顯示屏較上年同期增長279%。這大概就是小間距的一個歷史發(fā)展情況。
那么小間距當前發(fā)展情況如何?這恐怕也是行業(yè)內人士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在這篇文章,筆者打算圍繞小間距的發(fā)展提出十個問題,就當做是一番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廣泛參與和討論,來一場小間距的大辯論。
這十個問題分別是——可靠性、技術難題、服務、價格及利潤、應用、細分市場、市場、戶外小間距,機遇前景、外部挑戰(zhàn)。
1、可靠性。2.0點間距的產品,大約每平方米要使用三色燈珠250000顆;1.0點間距的產品每平方米要使用燈珠高達百萬顆。且要求這些燈珠的工藝必須高度穩(wěn)定和一致。其中一顆燈珠出現(xiàn)瑕疵,往往造成一塊幾萬或者十幾萬顆燈珠的拼接板成為“次等品”。與傳統(tǒng)戶外LED顯示屏相比,小間距對燈珠“失效率”的指標要求已經從此前的“萬分之一”變成了“百萬分之一”。
2、技術難題。其中有:首行偏暗、灰階跳度、低灰偏色、灰度不均、高反差退化,板卡。另外,如何消除摩爾紋,消除毛毛蟲,降低死燈率,實現(xiàn)“低亮高灰高刷”顯示效果?
3、服務。隨著點間距的縮小,燈珠數(shù)量大幅增加,對小間距供應商的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zhàn)。
4、價格及利潤。在過去兩年間小間距LED屏的價格已經大幅下降,從每平米7萬美元左右降至約3萬美元;與傳統(tǒng)戶外大間距屏幕比較,小間距的毛利在2013年初到2014年中,曾經一度超過前者的2倍,2015年利潤有所下滑。
5、應用。小間距技術的優(yōu)勢開辟了LED屏室內應用的新機遇,令其成為背投(DLP)拼接和液晶(LCD)拼接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當前應用主要集中于政府、軍隊、公共服務,并逐步向商用市場——指揮調度、虛擬仿真、室內數(shù)字告示、體育文化演藝等滲透,家用市場的突破依然為“零”。
現(xiàn)階段有些LED顯示屏廠家,比如利亞德已經成功做到了0.7mm的小間距產品的量產,但是真正應用呢?連1.2mm的小間距產品的應用都屈指可數(shù),所以技術是有過剩的。
6、細分市場。小間距廣告機、小間距電視、小間距租賃屏如雨后春筍般涌出。
7、市場。2015年行業(yè)集中度相比2014年有所下降。另外,2015年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是,傳統(tǒng)背投和液晶顯示設備制造商,如三星、臺達、松下、平達、飛利浦、艾維視、威創(chuàng)、GQY、彩訊、科視、巴可、NEC,紛紛涌入了小間距市場。2015年,銷售規(guī)模較好的小間距LED企業(yè)增加到10家品牌以上,市場總體參與者達到了三十家的規(guī)模。小間距行業(yè)也漸漸形成一個蝌蚪型的市場結構:頭大、尾也長。
1.2到2.0間距的產品,占據小間距銷售市場的比例達98%以上。IHS研究表明,中國目前幾乎占據了全球1.9mm及以下產品50%的市場份額。利亞德小間距全球市場占有率達50%以上。
8、戶外小間距。對于戶外小間距,就目前的市場需求而言,P4-P10的小間距市場應用還是很廣泛的。P4是一個臨界點,再往下做,就面臨兩個問題:1)技術難度大,包括防水性能等;2)是否必要。
9、機遇前景。在室內,繼續(xù)與DLP、LCD競爭商用市場并進一步發(fā)展細分市場;在室外,將會取代一部分直插產品。
10、外部挑戰(zhàn)。1)面臨新興顯示產品,如OLED的挑戰(zhàn);2)上游環(huán)節(jié),特別是燈珠價格的波動會對小間距的市場格局產生一定的影響。
更多資訊請關注人機界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