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小微領域擴展 超限機器人技術走向市場

時間:2015-12-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作為一種前沿技術研究領域,納米機器人正在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對此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電氣及計算機工程系教授、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席寧指出,以納米機器人為代表的超限機器人技術,將在健康服務、微觀醫(yī)療、制藥工業(yè)等新領域得以拓展。

作為一種前沿技術研究領域,納米機器人正在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對此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電氣及計算機工程系教授、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席寧指出,以納米機器人為代表的超限機器人技術,將在健康服務、微觀醫(yī)療、制藥工業(yè)等新領域得以拓展。

機器人應用向小微領域擴展

席寧指出,當機器人最開始出現的時候,機器人和人在同樣的環(huán)境里進行工作,發(fā)展機器人主要的目的是代替人。由于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從機器人簡單的代替人,現在發(fā)展到可以擴展人的能力,機器人除了能夠干一些人能干不想干的工作以外,還能干一些人干不了工作。比如機器人聯網后,人可以通過網絡控制遠處的機器人,就可以做一些人夠不著、摸不著的事情,所以信息技術給機器人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也提供了新的應用。

另一方面,納米和微納米技術的發(fā)展也給機器人提供了新的應用領域。比如在微納米領域,最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就是環(huán)境非常小,人類要操作的位置也非常小,現在機器人把原來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變得能看到、能摸著,擴展了人在微小環(huán)境里的加工能力。而生物技術的發(fā)展也給機器人提供了很多新的應用領域,但是生物領域跟傳統(tǒng)的制造業(yè)不太一樣,因為細胞生活在特定的生理條件下,要把機器人技術推廣到這個領域,不僅是操作的物質很小,環(huán)境也很特別。

所以從這幾個方面講,機器人能夠擴展人的能力,能夠克服距離給人帶來的困難,也能克服尺度給人帶來的困難,還能夠克服環(huán)境給人帶來的困難,比如生理環(huán)境。綜合起來,機器人除了簡單的代替人以外,還能拓展人的能力,這就是超限機器人,可以超越人的限度,克服距離、尺度和環(huán)境給人類帶來的困難。

信息技術讓機器人承擔新角色

機器人最重要的應用就是自動化,機器人是自動化的工具。但是要達到自動化的目的,首先要有機器人,同時還要有傳感器,這兩個東西結合起來才能產生自動化。因為通過傳感器可以把物理世界的信息變成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可以作決策,反過來作用到物理世界上,這就是自動化的過程。

現在機器人和傳感器變成了一個從信息世界、數據和物理世界中間的交互工具,所以機器人從簡單的代替人的工具變成了一個互聯網基礎設施,這個就是信息技術發(fā)展帶給機器人的新角色。

通過機器人聯網,可以形成所謂的物聯網,機器人通過傳感器可以監(jiān)測環(huán)境,同時還可以通過物聯網和機器人可以遠程使用加工設備進行加工。這樣可以把原來距離給人類帶來的困難通過機器人技術和網絡技術克服了。同時還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一些醫(yī)療的診斷和治療,通過網絡讓機器人做一些安全和國防方面的工作。

在開發(fā)技術方面,現在通過網絡和機器人的結合,可以進行遠程的感知和操作,這樣網絡不僅能夠傳播信息、數據、聲音等多媒體信息,通過網絡還可以傳播動作、感覺,把這些動作、感覺和傳統(tǒng)的聲音、圖像結合起來,就要叫超媒體。

微納米技術改善機器人核心部件

席寧指出,在制造方面,現在很多工廠都是由于勞動力價格的原因設置在別的國家。比如美國汽車的座椅是在美國設計的,但是生產可能在墨西哥生產,所以要對座椅的質量進行檢測。通??梢杂萌酥苯佑|摸就可以感知軟硬程度并進行打分,判斷椅子是否達到要求。但在遠程的情況下,則可以通過機器人技術,機器人帶有傳感器,通過觸摸把感覺通過網絡傳過去,設計人員在遠程再通過觸摸裝置,便可以達到直接觸摸椅子的感覺完全一樣的感覺,這樣能夠進行質量控制以及幫助他們進行設計。通過機器人和網絡技術就把生產和設計中間的距離縮短了。

同時,人們還可以用這種技術進行客戶定制,比如去買車,每個椅子都是一樣,但是如果有這個機器人技術,通過數學模型把感覺再現出來,買車的時候可以一直摸,直到選出合適的,然后根據數據造出一個椅子,滿足你的需求。正是基于此,機器人技術把設計、生產和用戶之間的距離縮小了。

當前,微納米技術給機器人的發(fā)展有什么推動和新的應用?席寧指出,微納米技術的發(fā)展重要的方面是出現了很多新的材料,如納米碳管、石墨烯,把這些材料變成有用的裝置,比如傳感器、電子元器件,其中很重要的過程就是制造過程。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娓娓工業(yè)

廣州金升陽科技有限公司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