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有輿論說,3D打印技術市場潛力巨大,勢必成為引領未來制造業(yè)趨勢的眾多突破之一,它將是第三次工業(yè)革命到來的標志。且不說該輿論正確與否,目前的3D打印要爆發(fā)出其潛力還需翻過三座“大山”。
市場處在不斷的變化中,3D打印市場也不例外。隨著3D打印市場競爭日益激烈,3D打印機的價格也在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下開始貼近百姓生活。當然決定3D打印機價格的因素還有很多,如:3D打印機造價、3D打印技術進步等等。近來,一些3D打印機生產廠商越來越情愿在3D打印機宣傳標語上貼上“消費級”這3個字。那么,一款真正的人人玩得起的3D打印機到底是什么樣的?也就是3D打印機真正打進大眾消費市場還需做到什么?
打印成本負擔得起嗎?
在Inside上海3D打印高峰論壇上出現(xiàn)了一款標價為2888元的3D打印機——ICEMEN3DD100,僅售2888元的ICEMAN3DD100無疑為3D打印機真正進入消費市場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就目前而言,揚言殺進大眾消費市場的還是桌面級3D打印機。歸結原因無非以下幾點:第一,工業(yè)機型較之桌面機型更貴;第二,桌面機型比工業(yè)機型在家用領域實用性強;第三,桌面機型小巧便于擺放。將范疇縮小之后,一切變得明朗起來。
提及3D打印機,價格是首先考慮的因素。據(jù)有關部門調查總結,目前國內市場桌面級3D打印機價格分為3個區(qū)域:國外品牌,一般為為萬元級以上,主要面向企業(yè)消費群體;國內品牌,一般為萬元級;開源硬件DIY設備,一般在3千左右。試想,3D打印機生產廠商如果真的想進入大眾消費市場,那么一定會千方百計將價格降下來。
耗材價格和模型獲取價格也是決定3D打印機能否進入大眾消費市場的至關重要的因素。筆者已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何以步履維艱?盤點3D打印發(fā)展N大障礙》系統(tǒng)敘述,這里不再贅述。不過,耗材和模型價格是決定消費者鐘情3D打印與否的一個直接因素。直接購買物品的價格與3D打印物品的成本,孰貴孰不貴,消費者心中自有度量。
3D打印機生產廠商將3D打印機定位在大眾消費市場,能夠做的不僅僅是將3D打印機的價格降低。相對的3D打印成本也應該降低。當然3D打印耗材價格并不是3D打印機生產廠商一人說了算,還取決于3D打印通用耗材廠商以及3D打印耗材本身的造價。
打印質量能接受嗎?
3D打印機的打印質量是決定3D打印機實用性的一個關鍵因素。影響3D打印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基本上3D打印的過程都有影響質量的因素,如3D掃描、3D建模、3D打印。3D掃描、3D建模、3D打印又包括很多較小的因素。3D打印中影響打印質量的有3D打印機固件、打印參數(shù)設置、打印材質、機器本身穩(wěn)定性等。
就3D打印機生產廠商的因素而言,3D打印機本身的質量以及隨機的桌面操作軟件都會對3D打印機的打印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這些廠商生產3D打印設備的質量成為決定3D打印機實用性的一大因素。如果3D打印質量不夠好或者產生重復性的失敗,那么用戶在3D打印過程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耗材從而造成成本大幅度提高,結果只會是得不償失。
另外,影響3D打印質量的還有后期處理的因素。經過3D打印過程之后,模型一般都會經過支撐去除、細部修整、拋光等。然而有些打印質量問題會在后期處理過程中得以展現(xiàn),如支撐和打印平臺粘貼過于牢固難以取下、支撐和首層粘貼牢固難以去除支撐、部分走絲較為嚴重等等。這些都和3D打印機的打印質量相關。
總之,3D打印機若真的想真正地走進大眾消費市場,單靠便宜的3D打印機售價往往是不夠的,打印質量往往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3D打印出物體的質量很大程度上是由3D打印機的質量所決定的,如何提高3D打印機的打印質量成為殺進大眾消費市場需要解決的問題。從硬件到軟件、從打印速度到打印精度,3D打印技術仍需化繭成蝶。
擺在家中,即插即用?
“即插即用”充分體現(xiàn)了形容易用性的特點,提及3D打印機的易用性,或許大家還存在疑惑。“易用”簡單理解為容易使用,如同電視擺在家中,打開即可觀看。如果一天3D打印機如同電視、冰箱等家用設備擺放至家中,那么到那時3D打印機的易用性也是相當高。易用性是個程度概念,不過目前說3D打印機易用未免為時尚早。筆者認為,3D打印機的易用性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模型獲??;其次,3D打印機安裝、操作簡便;再次,配套桌面操作軟件簡單易懂。
模型獲取的方式有很多,諸如3D模型庫、3D模型搜索引擎、3D掃描、3D設計模型等。模型庫以及模型搜索較易,但是有些模型庫必須3D打印機生產廠商合作后方能使用該庫中的模型,另外搜索模型很難達到私人訂制的效果。3D掃描與3D模型設計倒是可在某種程度上達到私人訂制的效果,但是3D掃描儀價格高,而3D模型設計需專業(yè)設計知識。
一臺新購的3D打印機需要進行一定的安裝,校準打印頭、校準打印平臺、打印平臺貼紙、定期清潔打印頭,而且后期需要進行一定的維護工作。例如:SLA涉及到有毒原料的保存問題;SLS對工作環(huán)境要求相對苛刻。另外,大部分3D打印出來的物品還需手工處理,如支撐去除、走絲清除等。這些問題造成3D打印機使用程序較為復雜,而這在一定程度上挑戰(zhàn)了用戶的耐心。
由于3D打印設備逐漸面向大眾消費市場,桌面操作軟件設計比較簡單易用。放大、縮小、旋轉、層厚、打印速度等較容易操作。但,3D打印機走向大眾消費市場僅靠簡單的操作是不夠的,還需和提供不同服務的廠商建立合作關系,以便于設計的模型能夠分享、下載、上傳等。
編輯點評:
3D打印機走進大眾消費市場不僅僅是3D打印機售價的問題,而是包含了從購買到使用一系列的過程。3D打印機廠商打造一款真正面向大眾消費市場的3D打印機需要考慮3D打印機售價、3D打印機易用、3D打印機質量。這些問題歸結起來就是3D打印機還沒有走到剛需的程度。3D打印機正在不斷地發(fā)展以及精進,這個過程并非一蹴而就,這是一個時間問題。
更多資訊請關注印刷包裝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