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的全自動化沖壓生產線、目前國內僅有的兩臺2000T全封閉快速成型多工位壓機、大量采用的機械手,確保沖壓件的制作精度;
先進的激光焊接技術、大量的焊接機器人,大大提高了車身結構的鋼性強度和表面的光潔度;
雙面鍍鋅鋼板、先進的空腔注蠟工藝,結合先進的轎車涂裝工藝和自動噴涂設備,保證車身多年防腐;
精密的水珩磨工藝、自動化的生產線和裝配線冷測試技術,保證了發(fā)動機的優(yōu)良性能;
模塊化生產方式的總裝線、先進的激光在線檢測設備,確保轎車制造質量穩(wěn)定可靠。
在縱橫交錯的金屬管道、層層鏤空的平臺和低低高高的扶梯共同鍛造的一個鋼鐵世界里,我見到了瓦力的“機械手”,但它不是簡單地重復著自己的工作;它以“高標準”要求自己,以“高品質”為目標,它懂得責任。在中國最優(yōu)秀的汽車合資企業(yè)、最具員工吸引力的公司——一汽大眾的焊接車間里,一只只以嚴謹著稱的機械手,身材高大,靈活自如,臂膀有力,堅守陣地,不懼艱辛,其靈活操作的精彩程度不亞于一部功夫片。因為它們的存在,使得激光焊接工藝得以正常運行,整條生產線保證了“一汽大眾在64秒內生產完畢一輛轎車”的搶眼速度。
一只只“機械手”以“一上一下一左一右”的頻率進行著車輛焊接工作,“嘀”聲過后,火花四濺,在轟隆隆的機器運轉聲中,機械手完成了焊接工作,“驕傲”地抬起手臂,迎接著沿軌道緩緩駛來下一輛準備焊接的車。這樣的場景在一汽大眾汽車工廠的焊接車間一次次重現。而在本次大學生記者團走進一汽大眾生產基地的活動中,大學生記者也與金屬質感的“機械手”親密接觸。在驚嘆的同時,我想起了機器人瓦力:瓦力是一個機器人,每天重復著相同的工作,用自己的手臂把成堆的金屬材料攬在自己的身體里,然后把它們做成正正方方的成品。
“機械手”在廠房大行其道更顯現代化,軌道、零部件、焊接和冷冰冰的鋼鐵,這并不是機械手的全部。長春還沒有進入“春天”,但在這“機械手”的陣地——平均三米內有綠色植物存在的車間里,春意盎然。走出廠房,雖然花草未綠,但也能看出園區(qū)的綠化面積相當可觀,經了解,澆灌這些植被的水都是園區(qū)內工業(yè)處理后的工業(yè)中水。這些植物就是監(jiān)測一汽大眾環(huán)保治污的先行官,也是承載一汽大眾社會責任感的代言人。“機械手”的運作自如離不開這“綠”意濃郁的車間環(huán)境,也離不開現代化的產業(yè)發(fā)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