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稅與CCS聯動機制構建任重道遠

時間:2013-04-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對CO2進行捕集,是對全球和社會的保護和貢獻,其付出的投入和創(chuàng)造的價值,應當得到社會的承認。建立碳市場,對CO2進行交易,就是鼓勵和規(guī)范這種行為。

建立碳稅與碳捕集和封存聯動機制涉及問題多、難度大、關系到經濟社會許多方面,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應當立足當前,著遠長遠,采取有效措施推動這項工程的實施。
為保護環(huán)境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今后我國必須對CO2排放有所限制,企業(yè)或個體不能無限制或無代價地向大氣排放CO2。按照十八大提出的碳排放權概念,可行有效地推進節(jié)能減排工作,必須將懲罰和激勵結合起來考慮。懲罰即征收碳稅,激勵則是允許對CO2減排進行交易,兩者為互補關系,缺一不可。征收的碳稅,按照取之于“碳”,用之于“碳”的原則,主要用于支持碳捕集和封存技術開發(fā),建設碳封存基地和輸送網絡以及設施維護等。
碳稅作為一種懲罰性經濟手段,如果單獨出臺,與其他手段沒有聯動,則有可能只是增加了企業(yè)成本。企業(yè)通過提高市場產品價格,又將增加的成本最終轉嫁到消費者承擔, 這不是征稅的初衷。因此,碳稅的實施要有一定的技術手段支撐和協同,最好是與碳捕集和封存相結合,形成一套有機的聯動機制,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CO2進行捕集,是對全球和社會的保護和貢獻,其付出的投入和創(chuàng)造的價值,應當得到社會的承認。建立碳市場,對CO2進行交易,就是鼓勵和規(guī)范這種行為。由于捕集的CO2除少量用于二次驅油以外,大部分封存于地下,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進行實物交易。碳市場設計為對當年捕集和封存的 CO2形成的標準票據進行交易,與期貨市場標準合約的交易相同。通過碳交易,那些實施碳捕集的企業(yè),不僅可免交碳稅,還能取得出售CO2的收益,降低碳捕集成本。那些碳排放數量較小或短期內不能實施碳捕集的企業(yè),可以買入CO2標準票據,并以此抵扣應繳碳稅,付出實際低于碳稅的成本。而那些不實施碳捕集也不參與碳市場交易的企業(yè),只能依法納稅,面臨成本和價格的雙重積壓,最終失去競爭力或被市場淘汰。通過這種機制運作,可以調動企業(yè)節(jié)能減排的積極性,達到鼓勵先進,懲罰落后的目的。
碳封存是利用地下無開采價值的煤層、廢棄的油田與氣田和含鹽水層,將CO2永久儲藏。西方發(fā)達國家碳捕集和封存技術開發(fā)已有多年時間,有的已經進入商業(yè)化階段。近年來,國內一些大型國有能源企業(yè)也開展了碳捕集與封存的研發(fā)工作,但仍處于自發(fā)的小規(guī)模研發(fā)階段。總的來看,碳捕集與封存技術是可行的,需要不斷完善和降低成本,當前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推廣應用問題,需要將捕集、運輸、封存各個環(huán)節(jié)結合起來,統(tǒng)籌運作。對于企業(yè)來講,雖然碳捕集可以取得部分CO2銷售收入,但由于碳封存為一個長期連續(xù)的有投入、無收益的外部性問題,靠自身還難于解決。因此,需要國家提供碳捕集和封存技術支撐和服務體系,包括對碳捕集和封存技術研究和開發(fā)予以資金支持,將國家征收的碳稅,用于大規(guī)模布局建設碳封存基地和輸送網絡,無償收集企業(yè)捕集的CO2等。這樣才能為企業(yè)碳捕集和連續(xù)穩(wěn)定生產免除后顧之憂,形成良性發(fā)展機制。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