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动网首页 专题首页
伺服系统 - 运动控制 - 机器人 - 企业 - 产品 - 新闻 - 商机 - 技术 - 下载 - 研讨 - 展会 - 媒体 - 访谈 - 报告 -  视频   - 博客

人物-机器人怪杰:Brooks

罗德尼·布鲁克斯 包容体系结构的发明者。MIT's 电脑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MIT AI Lab)的现任领导。20世纪90年代设计了第一个火星机器人。Rodney Brooks在1986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到的包容式结构表明了基于行为的编程方法的正式起源。 他创立的公司iRobot® 为NASA向火星发射机器人并收集样本,帮助研制了Pred ator机器人空间飞行器。最近向市场投放了第一台商用机器人—— the Roomba®,通过将最新人工智能与简易操作界面结合,布鲁克斯已为政府、工业、科学研究研发了各类机器人,并为孩子们研发好玩的机器人。   

年近不惑之年的“坏小子”罗德尼·布鲁克斯出身于澳大利亚,现任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教授。他喜欢离经叛道,如其蓬乱发型从不相信传统的成规。从80年代起,他就反对“机器人必须先会思考,才能做事”的信条。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他研制出一系列的异形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没有思考能力,但却无所不能,比如能偷桌上的苏打罐,穿越四周发烫的地面等。他的成功使他成为机器人领域最有争议的人物。  

从科学家的角度,布鲁克斯解释了许多科幻作家和爱好者关注的问题,机器人能思考、感觉、活着吗?人工智能何时不再是人工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区别是什么?

布鲁克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传统的逻辑程序在机器人的导航方面显得非常缓慢和笨拙,所以他打算能找到一种建造机器人的新方法。布鲁克斯认为,传统的机器人研究先假设真实的世界是静止的世界,当我们把这个静止的世界中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再回到动态世界中研究它。但布鲁克斯一开始就假设世界是动态的,这样就可避免陷入无止境的运算中。

布鲁克斯的目标是制造能够处理变化多端的日常事务的移动式机器人,所以,他一开始关注的就是机器人的行为。布鲁克斯认为,为了真实地检验智能观念,重要的是建构完整的能够在动态环境中使用真实的感官和外界发生相互作用的机器人。对外部世界进行完全表征的内部模型,即传统的人工智能模型,一方面很难建立起来,另一方面对机器人的行为并不必要。

基于这样的认识,布鲁克斯认为,新的研究应当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现场化。机器人被放置在现实世界中,它们不处理抽象的描述,而是直接对其所处的外部世界作出反应。
实体化。机器人具有身体,用身体直接感受动态的外部世界。
智能化。这些机器人看上去应当表现出智能,但是智能并不只是来自它的计算引擎,而且也来自环境世界的情景、感应器内的信号转换以及机器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情况。
突现性。机器人与其环境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以及机器人各部分之间的动态的相互作用可以突现出令人惊异的结构和功能。智能就是突现出来的一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