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中国OEM市场快速成长和高端化,伺服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编码器企业数量日趋上升,运动控制本土厂商力量和份额进一步扩大,以太网技术飞速发展,减速机、机器视觉企业迎行业发展空前机遇,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速全球第一。
另一方面,2013中国经济增长进入冷周期,行业波动明显,历史遗留问题陆续爆发,让我们不禁思虑,伺服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哪?编码器企业核心技术是否取得突破?运动控制企业如何进一步扩大市场?以太网如何进一步普及?减速机企业本土厂商该如何成长?机器视觉企业该如何加深客户的品牌认识?国产机器人发展如何更上一层楼?
论坛将以推动企业与行业发展为宗旨,突出互动与价值性,汇聚伺服系统、运动控制、以太网、编码器、减速机、机器视觉、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总经理、决策者或技术总监,从行业的眼光、分析师的角度及企业切身经验等新“视”角深入上述问题共筹“运”动控制行业新发展。
时间:2013年12月13日 9:00-16:30
地点:深圳麒麟山庄贵宾楼龙腾阁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湖畔沁园路4599号)
主办:中国传动网、《伺服与运动控制》、《控制与传动》
参与对象:伺服、变频器、运动控制、以太网、编码器、减速机、机器视觉、工业机器人领域在中国市场生产与销售的企业总经理、决策者或技术总监
论坛话题:伺服、运动控制、以太网、编码器、减速机、机器视觉、工业机器人
- 中国传动网总经理苏美萍:2013,意义非凡
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中国传动网苏美萍总经理感恩致辞开场。
她表示,2013年,对于中国传动网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控制与传动》杂志创刊10周年,《伺服与运动控制》中国传动网创刊创立也已近8年。同样,2013年,对于自动化行业来说,也别具意义——自动化企业面对市场复杂变化环境,变得越来越沉着冷静,无论是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还是市场攻坚,越来越有自己的特色与底气
而今天召开的“运”筹新“视”界——“2013中国传动网运动控制行业高峰论坛”,是一个新契机与新互动——在座领导与专家可深入、集中、开放性地与同行畅谈交流中国运动控制行业发展现状,为2014年我们共同的运动控制行业发展提供新“视”角与新思路。
- 第一章:“伺”说,何种新语 ——探讨伺服企业、技术、市场及应用新发展
- 上海会通自动化董事长苏崇德:国产伺服想要发展,必须走差异化道路
“去年我在论坛上,再三呼吁,特别是变频器企业,千万不要简单地跳进来,伺服这潭水很深。我相信去年新跳进去的,应该酸甜苦辣都尝到了。 今年伺服行业到了洗牌的时候,整个行业都非常热闹,也确确实实有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来看,行业前三名还是安川三菱松下。值得注意的是,每年进口伺服的价格都在以最少5%往下走,而今年的价格战尤其激烈,形势非常严峻。
2013年整个日系销售依然有增长,有些企业能够达到10%的增长或者更多。即便是这样,实际利润仍然全面下降。跟2012年相比,净利润的增长不会超过10%。当前伺服的利润越来越薄,不管是日系还是欧美系都一样。国产伺服想要发展,必须走差异化的道路。
国内伺服和日系最大的差异,在于两方面:实时自动增益整定和多点谐波滤波。国产企业之所以难以突围,是因为国内缺乏这方面的人才。伺服难难在哪里?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需求综合性的人才。另外,生产工艺是中国所有企业最薄弱的环节。查看全文
- 中达电通伺服数控产品开发处产品总监李文建:伺服差异化是迟早的事情
“伺服最早应用在机床行业。台达这两年,确确实实搭上经济腾飞的顺风车。中达电通伺服产品自2004年进入大陆市场,销售额没有下降过。虽然近年来后起之秀越来越多,但是伺服仍旧不是热点市场。伺服是自动化产业里面最基础的东西,只要有运动就有伺服,因此伺服市场依然会不断扩大。
不过,伺服后期市场规模会怎么样?机器人是伺服一个市场。目前机器人大部分是固定型的机器人,未来概念型的机器人也许是以行走型为主。据说很多大品牌企业投入巨资研究行走机器人。从这角度观察,伺服行业前景光明。
在伺服领域要成功必须坚持。当前很多企业专注度不够,走马观花。其实在发展的过程很多东西需要积累,例如工艺。当前一些核心零部件的技术还是掌握在少数的公司手中。这一点我觉得日本企业非常优秀,尤其是工程零部件,像减速机,基本形成行业垄断。
从目前产业链的发展趋势来看,伺服差异化是迟早的事情。至于将来某个产业会不会出现特殊需求,导致伺服更为精细化?这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市场也在推动企业朝超异化路线发展,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不去做差异化的东西,还是把所有的东西堆在一起面向我们的客户群,这样到底有没有一个竞争优势,还是菜谱需要细分出来?这是都是未来伺服必须思考的问题。”
- 汇川技术销售与服务管理部副总监唐柱学:阻碍业务发展的瓶颈、造成产业困局的99%是内因
汇川唐柱学表示,差异化要从系统入手。汇川的差异化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自己和自己比。差异化最狭义是自己和自己比,所谓的非标产品占一半。通俗来说就是发现产品缺陷,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产品。国产的差异化要快做,不做就容易退出市场。第二,对手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化,需要全方位思考。第三,自己和客户需求的差异化,客户想要的东西和自己有的东西的差异。客户的想法是多样的,很多时候客户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东西。在国内这个情况常见,客户和的员工都不知道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需求挖掘客户的需求,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汇川有个坚定不移的哲学,中国这个肥沃的市场迟早是中国人的,越多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证明,中国市场80%还是中国人的,华人的科学家海外迟早要回来,中国不缺人才,不缺市场。
目前阻碍我们业务发展的瓶颈、造成产业困局的99%是内因。汇川和第一名的差距有多大?目前汇川伺服销售量是龙头企业的零头,零头就不用考虑外因了。内因各个企业必须靠自己解决。有志于做产业联盟的,减速器、代理商等合作伙伴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开拓市场。现在代理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因为厂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制造商进步的同时,代理商也要改善自我,开辟新的业务渠道,例如跟制造商合作,帮助厂商定位客户需求,创造利润,实现双赢局面,在产业链上相互帮衬等。”
- 杭州米格电机总经理吴光付:伺服市场依然有前景
吴光付总经理表示,目前单一做电机的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客户开始自己开发电机。米格也曾经想过研发驱动系统,但是技术是很大问题,另外米格也没有办法跟专业的企业竞争。但是米格依然有信心,现在伺服增长量还很大,不可能所有企业一下子都做。因为伺服投入大,利润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成本控制、技术和质量方面,米格还有进步空间。
- 第二章:“运”筹,如何制胜——探讨运动控制企业、技术、市场及应用新发展
- 深圳众为兴董事副总经理张为菊:不仅在做软件,还在做工艺分析
“运动控制应用领域众多,但是每个领域的工艺都不一样。要把领域做精,不仅需要投入系统研发人员,还需要工艺研发人员,企业要意识到设备的组成除了机器加软件外,还有工艺。所以说这个道路,不是简单地说只要把软件吃透了就可以了。众为兴不仅投入产品研发人员,还对工艺、测试、产品以及终端客户工艺的理解投入更大的力量。
伺服企业进入一个行业的时候,首先要做好准备,研发这个领域里的系统,必须要沉淀多年。众为兴在弹簧机的投入不仅有技术研发,还跟各类厂家合作。行业流传众为兴要出设备了,其实很多东西,如果对设备不研究直接开发系统,实际上是纸上谈兵。让设备运转,达到某个功能不是难事,但是要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先企业,跟设备厂结合,研究工艺是关键。
我们强调差异化。除了差异化,还要做总成本领先,杭州米格做得就是总成本领先。我们没法跟发那科西门子正面竞争,他们是百年企业,实力强大。众为兴是新兴企业,也在走差异化以及细分市场的总成本领先。例如在某个细分市场做到极致,成本降到最低,大企业看不上这个市场,成本方面也无法和我们较量,因此在这个市场就有生存空间。 查看全文
-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张泰华:了解行业工艺非常重要
“其实运动控制和伺服是完整一体的,在完成一个任务的时候它们分不开。在一些具体行业中,了解工艺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占领这个行业,一定要有人去理解它的工艺。现在的伺服企业在研发和设计的过程中,无论是谐波也好滤波也好,都没有考虑到机电一体化时的优化。设备组装的时候需要有个优化过程,这个优化过程可能体现伺服上,也可能体现在系统上,不管体现在哪里,优化是必须的。
这几年,市场最终客户的要求逐渐提高,例如模具制造,要求高速高精。而得益于IC芯片功能更强大,处理速度加快了,一些以前没法实现的传统理论,现在也可以实现了,像是模拟数字驱动、模型简化等。一方面是客户在推动我们,一方面是技术在支持我们。
海外市场方面,欧洲和美国的安全认证卡住了很多企业,但这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国家的安全标准正在出台,想要开拓海外市场的企业可以研发带安全集成认证的系统。”
- 广州数控董事长/总经理何敏佳:做好市场定位
“动物界的狮子老虎狼,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到企业经营的启发。企业属于哪一类自己要有清醒认识,狼不能灭掉老虎,老虎也不能灭掉狼,大家都有自己的地盘,狼和老虎能够生存,是因为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和基因,有生存的空间和条件。要研究自己怎么能够生存。狼不要想着把老虎吃掉,更多是要把自己的地盘经营好。自然界狼跟老虎对抗的现象不多,还是找羊和兔子作为食物。狼虎相斗只会两败俱伤。
要认识到自己该做什么,体格多大,不要想着做牛一样的狼,要知道自己多少斤两。狼也好牛也好都是万年进化出来,狼就是狼,狼不吃草,牛不吃肉,是自然界的规则。为什么动物能够生存几千年几万年,而我们的企业几十年百年就是老企业。经济学出现才两百年,但是动物生存了几万年。
鳄鱼跟狮子斗争,究竟是狮子赢还是鳄鱼赢?鳄鱼有麟甲,鳄鱼上了沙滩两个都打不过对方,狮子咬不动鳄鱼,岸上是打平,大家都没有机会。但是,狮子要喝水,到了鳄鱼的地盘,鳄鱼就机会了。鳄鱼潜伏在水中将狮子拖到水里,吃掉狮子。从这里的启发就是不要轻易进入别人的地盘,跟别人竞争。鳄鱼是两栖动物有优势,上岸也不输。狮子虽然是兽中之王,但是在严冬也会饿死。就好像我们的企业,在经济好的时候,不断开拓市场。狮子的胃口变大了,冬天来临,食物减少,有 20%— 30%的狮子会饿死。狮子虽然是兽中之王,斗不过冬天。企业要从中得到启发,该学狼还是学狮子,都要有自己独特的生存之道。”
- 深圳雷赛智能董事长李卫平: 找好市场定位和企业定位
“伺服企业要注意市场定位,竭力避免恶性竞争,这样一来不但提升企业的附加值,而且增加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其实我连续去了5年德国SPS展览会,展会上中国参展企业越来越少,这个现象的出现一个是企业水土不服,另一个是企业定位不清晰。德国和美国的企业有两个特点,大公司是做方案,自己有自己的地盘,像西门子、贝加莱、倍福,而小公司的专业性则非常强,这些是不是会给大家一些启发。我也认同一个行业做到极致就会有成绩,千万不要这个也做,那个也做。伺服作为主业是很痛苦的,公司的发展要有侧重点。我建议规模不大的企业着眼行业,找好市场定位和企业定位,把我们的市场要回来。”
- 山洋电气营业部营业1课副经理李自成:走差异化道路
“山洋电气不会退出小电机市场,并且这几年每年小电机市场出货量均有上涨。同时,山洋电气在市场上主要走差异化路线。比如生产定制化的中空伺服电机。国内企业在中空电机上未获得突破,主要在于轴承以及编码器的发展上。山洋电气明年将会将中空电机做成通用产品,进一步降低成本。”
- 德国倍福深圳办销售工程师蒋蜀盛:EtherCAT总线,超高速的工业实时以太网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维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现场总线已经成为了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瓶颈,基于这样的背景,德国倍福在2003年研发了EtherCAT总线,并向全球推广。我们将这种技术定位为超高速的工业实时以太网。
EtherCAT经历了十年时间,底层总线很稳定,十年前的网络跟现在是完全兼容的,并且还增加安全以及一些特殊功能等。EtherCAT当前的世界纪录是可容纳34种不同的驱动器,实现34个伺服同步。截止2013年EGG组织有2500家会员,中国有300多家会员。在包装行业,注塑机,木工机械,机床等都有应用。目前一家德国研究机构用EtherCAT做了高仿真机器人,传动机构都是通过EtherCAT传输。”
- 第四章 :“码”到,如何功成——探讨 编码器企业、技术、市场及应用新发展
- 深圳艾而特部长晏洪:编码器向分体型、薄型化、小型化发展
“2013年中国伺服编码器市场主要表现出四大特点:一、从销售数据来看,普通增量型编码器数量获得一倍左右增长,产品主要为2500脉冲—5000脉冲,4对极编码器—5对极;供应商主要包括多摩川、长春禹衡、安华高、内密控、REP等;二、ABS绝对值编码器数量增多,包括17位、20位、23位编码器,供应商主要包括海德汉、多摩川、DANAHER、尼康等;三、抗高温、高转速、抗振动、抗冲击等特殊环境的专用旋转变压器数量增多,供货商主要包括多摩川,上海赢双等;四、应用于机床、加工中心、雕刻机主轴高速主轴磁感应挂齿的编码器数量增多。供应商主要包括多摩川、上海磐林等。查看全文
- 上海会通自动化董事长苏崇德: 众多运动控制突破口在于解码电路
-
“很赞同艾而特晏洪的发言,编码器未来几年会有很大的长进,难点在于人才缺乏。技术上,国产编码器企业对于雷脉冲漂移的出力尚未获得突破。市场上,一些众多有实力的也企业正在着手此领域。目前行业存在这样一个现象:低端编码器的物理分辨率并不高,同一类型编码器不同厂家价格非常接近,价格战现象普遍存在。日本的一些典型编码器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他们的长处在于物理细分,对于不同用途编码器的开发做了特别考量。旋变方面,一些便宜的旋变也可用在机器人上,降低成本,但解码有难度:正弦波信号出来是模拟量,并且存在干扰——因此,芯片发展非常重要,运动控制企业发展,无论是编码器还是直线光栅等,发展突破口归根结底在于解码电路,国内也有一些芯片厂家,但价格都偏高。”
- 海德汉产品经理毕霄: 专注产品
-
“国产包括台系企业目前伺服主要还是中低端领域,要取得高端领域突破,编码器非常关键。海德汉在编码器领域作为技术领导者之一,其成功一个重要因素是专注——124年的发展历史,目前是基金会企业,创始人将产业捐给当地的小镇,在研发投入上会比较持续。同时,欧系,日系企业在对编码器的分类上有所区别,日系主要是2500、3000线这样的整数,欧系主要是二次方,伺服企业产品选型时要特别注意。”
- 日电产新宝董事总经理陈东辉: 日系减速机最终竞争对手是国产企业
-
“日系减速机最终竞争对手是国产企业,目前国产减速机企业主要在一些工艺、技术以及成本上还有待突破。国产减速机产品主要是大型的,小的精密型产品缺乏,同时,减速机在机器人成本占比较大,未来几年,将有较好发展空间。”
- 东莞鑫拓研发中心机械应用部经理马新全:国产减速机发展几大难点
“鑫拓2012年10月份开发谐波减速机,柔轮、钢轮均自己生产,目前已在机器人上取得成功应用。过程中发现,减速机企业正共同面临几大难点:一是轴承的滚道加工不够精密、滚齿的尺寸等无相关专业设备校正。二是柔轮不耐磨,齿形加工是难题,相关齿形加工设备价格高昂。三是产品表面不耐磨,无专用磨床。”
他同时表示,空心电机与空心减速机的开发使用,将带来新的市场契机。
- 深圳阳光视觉总经理林文策: 难度在于视觉软件
“目前机器视觉市场销售额每年都在攀升。市场主要以国外品牌为主,国内企业主要以代理为主。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半导体,印刷行业,PCB检测 ,非标设备,医疗卫生,智能交通,手机和平板液晶行业等。
机器视觉相比一般视觉设备(如手机照相机)性能上更稳定,更适应高速环境下进行拍摄。目前国产企业突破的难点在于软件设计与开发。市面上的软件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高校研究院所等研发的免费软件,主要用于教学与研究。另一类为企业开发,需要另付费。同时,目前与以太网结合的机器视觉产品越来越多,在用户中越来越有需求。”
- 沈阳新松研究院院长徐方:机器人需求迅猛,关键器件有个性化需求
“工业机器人经过50多年发展。目前全球平均每年大约生产10万台。2011年开始突破15万台,2012年达到16万台。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工业机器人需求同样较为迅猛,相关数据表明,2011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机器人市场,2012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机器人市场。增速一直高于国外,平均增速为30%。
定义上,一般3轴以上叫机器人,3轴以下叫机械手。应用行业最主要为汽车零部件、电子。应用种类,主要是焊接、搬运与装配。关键部件主要包括控制器、运动控制部分、减速机与本体。从系统来说,还包括末端执行器与周边设备。新松从控制起家,机器人研发也是从机器人控制器开始。
精度方面,以弧焊为例,20年前机器人弧焊,重复定位精度为0.1毫米,现在最新精度,提高了1倍。与精度相关的编码器部分,近年分辨率提高了很多。但机器人整机而言,精度提高较少。 查看全文
- 广州数控董事长/总经理何敏佳:国外品牌手持大刀,斩兵斩将
“中国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促成的机器人发展,对于国外几大品牌发展贡献巨大。而国产企业则分羹较少。突出原因是成本与价格。根据数据,目前国外品牌降价30%。
许多机器平均售价在11-12万。在高端领域,代表性的国外六关节机器人企业基本是‘手持市场大刀’,让国内企业难以立足,一些大型行业诸如汽车制造等已将国内企业拒之门外。同时,最新统计,目前国内机器人产量不到2000台,还没形成产业规模,任务艰巨。另一方面,国产企业依然有机会,因为低端领域应用诸如冲压、上下料、打磨等,还有相当的市场空间。国内品牌可以生产3万到10万这样价格的产品。”
- 上海汇通自动化董事长苏崇德呼吁:差异化与系统集成化
“机器人行业2013年是亮点,是高潮,但是利润薄,企业发展较难。尤其是一些国产机器人走的是欧系路线,一些关键器件、软件硬件平台价格昂贵,发展较为缓慢。而发展较好的企业诸如新松、广数走的是差异化道路。广数有着数控优势,尤其是之前经济型数控对于最终客户需求的满足,并帮助客户进行产品销售,是“独门绝技”。而新松上市之后,有更多的资本积累,有着核心技术并获得国家支持。另外,具有代表性的苏州阿尔法企业,目前作为亚洲上下料机械手的最大供应商,其机器人关键部分采用的是日本中小企业系统,也对行业有一定启示。
另一大趋势是系统集成化,许多自动化企业对于机器人的研究重点在于机器人本身研发,而不将系统纳入范围内。机器人的一些连线以及与行业结合经验缺乏,将影响机器人今后发展。而集成化发展,也受人才影响。中国今后缺的是机电设计人才,而非机电一体化人才。一些关键技术如六维坐标与直角坐标转换算法的突破有利于行业取得突破。”
- 东莞鑫拓研发中心机械应用部经理马新全:需要合力
“机器人发展需要合力。不仅需要各个关键部件企业的联合,还需要国家的一些支持。民营企业做机器人另外一个阻碍点在于民营企业不敢投资,不想投资,许多企业在走机会主义路线。”
- 福士工业SA部主管李俊:细分需求
-
“目前国产机器人发展虽然困难重重,但机遇犹存。国产企业,走通用型产品出路不大,细分市场是重要发展方向。如若潜心研究某领域如打磨行业等细分市场的工业需求,解决客户端问题,将有较大发展后劲。 ”
- 山洋电气营业部营业1课副经理李自成:需要准确定位
- 深圳众为兴市场部经理刘勇:在应用面解决
- 中达电通机电事业部华南大区业务总监葛芊:伺服角度看机器人
- 汇川技术销售与服务管理部副总监唐柱学:“既要羊头又需狗肉”
- 深圳市威廉姆总经理吴雪亮:复合机器人机床大有发展
“目前国产企业发展有几个表现,一些客户诸如富士康、比亚迪有自己的应用平台,自己研发自己配合应用,比较容易发展;一些企业有相应技术平台如广数等,也较好进入;一些企业是卖系统,有一定的客户资源,做起来也较容易。难做的企业通常在定位与后续开展上出现问题。比如做六轴时间跨度大,投资大。做四轴通用观念并不适应,需要进一步细分,在同一价格上,一定要更符合客户需求。”
“国产机器人上量目前比较难。难的原因在于众多厂商没有想好如何从应用面去做机器人,许多企业更多侧重于研发层面,但是市场没有解决,没有一些产品与成本发光点,用户很难选择国产企业的产品。同时,目前许多企业做机器人,只是拿副业来开展,一般有主营业务来支撑,单独将机器人作为主营业务,对于国产机器人发展目前还为时尚早。”
“以中达电通为例,伺服马达在机器人市场确实有一定的批量空间,但是价格竞争激烈。机械手领域的伺服价格最低,在冲床领域上也有批量应用。另一方面,机械手伺服要求绝对值编码器,国产绝对值编码器未获得突破,伺服在机器人的应用将受阻。”
“机器人企业需要羊头——六关节这类高端领域机器人。同时机器人需要生存——即卖狗肉,细分市场。不可避免在低端以价格竞争;他还指出目前工业机器人替代的场所主要是年轻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需要对这些领域进行更多关注;国外品牌更多关注一线二线城市,国内品牌可以差异化地去关注城镇化趋势关注二三线城市及小镇地区。”
“威廉姆目前以生产三轴以内的坐标机器人为主,对控制系统需求较大。目前国外产品一般都有单独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国内也有开发,但价格与配套没形成规模。应用领域上,高端机床如汽车发动机机床领域,许多机器人企业都采用复合机器人机床。如果国内将六轴机器人与数控技术结合起来,开发复合机器人机床,应该具有不错发展前景。”
- 睿工业副总经理修伟明: 2013~2015,伺服市场逐渐恢复期
-
“2013~2015年,中国伺服市场处于逐渐恢复期。主要由于以下几点: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地方性的投资;中国未来对机床、机器人等行业的重点扶持;中国宏观经济的软着陆成功;2013年,中国政府换届完成。
在行业发展上,由于2012年机床、纺织机械行业的大幅度衰退,其占有的伺服市场份额也随之减少;但由于相关产品出口需求减少,加上人民币汇率的不断上升,2013年上述行业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减少;2012年,伺服主要应用行业已由传统的机床、纺织机械、包装机械等逐步向机器人、物料搬运设备、木工机械等新兴OEM行业转移;同时造纸机械等项目型市场行业应用伺服的比例也在逐渐上升。
目前机床、电子设备、印刷机械等OEM设备中会大量利用绝对值编码器记录电机断电时工作的位置,从而保证在复电后电机能够紧接断电前的位置继续工作;而包装机械、纺织机械的电机大多数在断电后就会进行复位,无序记录断电前电机的转动位置,因此绝对值编码器的用量相对较少。”
-
科尔机电总经理黄金鹏提问:如何看待直线电机产品发展?市场容量如何?
会通苏总回应:高端受制于光栅尺
会通苏总回应,直线电机高端应用瓶颈在光栅尺,会受到一定制约。另一方面,欧洲市场上也出现通过霍尔元件细分,替代驱动、直线推板的产品,并且可做到直线运动并带旋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难度是传感器与转换器技术、精度与可靠性。这些产品所有突破,行业会有较大改观。
市场容量到不了20%,从日本市场看,直线电机包括DD马达,和旋转比较,优点是结构简单,但散热性差,会产生齿槽效应等问题。一些高要求产品基本上是特制,取代旋变难度较大,是一种非主流的小的细分市场。
科尔机电总经理黄金鹏提问:十年前步进驱动是主流,目前伺服是传动主流,如何看待直驱产品发展?
沈阳研究院院长徐方回应:直驱产品高端应用
徐方院长回应,直驱产品由于高精度,在高端应用上没有问题。现在的伺服系统还是半闭环,编码器安装在电机轴上,减速机这部分是开环。机床应用可能装双闭环,除了电机有编码器,末端也安装编码器。如果是直驱应用,单独的产品便可满足精度要求。应用主要是高端领域,和伺服电机加减速机比,直驱电机做不了太小,电机加减速机结构输出力更大。而同样输出力情况下,直驱电机则需更大。一些行业如半导体应用较多,其他领域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路斯特市场部经理曹海笑回应:直线电机、直驱电机是中国企业的机会
路斯特曹经理表示,路斯特一些新产品的新项目中50%会涉及到直线电机与直线驱动。对于驱动企业而言,现在电子器件进步非常快,最新一代驱动器高集成度设计后,直线电机的齿槽效益等带来的影响比较小,包括在机器人行业,许多已用环形电机、框型电机来替代谐波减速机。美国一些风投公司,已应用做出非常廉价的机械手臂,趋势已经存在。作为驱动厂商而言,企业在做出更高的性价比产品同时,如果想进行新的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直线电机与直驱电机是一个机会。机会点在于,中国磁材料目前在全球来说有着极为实惠的价格,另一方面。目前该产业配套在全球来讲有一定的优势。驱动厂商更愿意用电子装置补偿性能 ,降低机械制造成本,降低工艺难度,让设备更简单、更好用。
上海汇通自动化董事长苏崇德提问:运动控制行业企业比较关心机器视觉产品的选择与配套问题。如何选择合适产品?
阳光视觉回应:
以工业相机为例,其产品选择主要根据客户自身产品定位,一般考虑以下四点:1、根据应用的不同分别选用CCD或CMOS相机,CCD工业相机主要应用在运动物体的图像提取,如贴片机机器视觉;用在视觉自动检查的方案或行业中一般用CCD工业相机比较多。 CMOS工业相机由成本低,功耗低也应用越来越广泛;2、分辨率的选择:首先考虑待观察或待测量物体的精度,根据精度选择分辨率。相机单方向分辨率=单方向视野范围大小/理论精度。其次看工业相机的输出,若是体式观察或机器软件分析识别,分辨率高是有帮助的;若是VGA输出或USB输出,在显示器上观察,则还依赖于显示器的分辨率,工业相机的分辨率再高,显示器分辨率不够,也是没有意义的;利用存储卡或拍照功能,工业相机的分辨率高也是有帮助的;3、与镜头的匹配:传感器芯片尺寸需要小于或等于镜头尺寸,C或CS安装座也要匹配(或者增加转接口);4、相机帧数选择:当被测物体有运动要求时,要选择帧数高的工业相机。但一般来说分辨率越高,帧数越低。
论坛日程 |
9:00~9:30 来宾签到 |
9:30~9:40 中国传动网致辞 |
9:40~11:00 第一章:“伺”说,何种新语 探讨伺服企业、技术、市场及应用新发展 |
9:40~11:00 第二章:“运”筹,如何制胜 探讨运动控制企业、技术、市场及应用新发展 |
11:00~11:10 茶歇交流 |
11:10~12:00 第三章:“网”开,岂只一面 探讨以太网企业、技术、市场及应用新发展 |
12:00~13:00 自助中餐 |
13:00~15:00 第四章:“码”到,如何功成 探讨编码器企业、技术、市场及应用新发展 |
13:00~15:00 第五章:欲“速”,为何不达 探讨减速机企业、技术、市场及应用新发展 |
13:00~15:00 第六章:新“视”界,如何开启 探讨机器视觉企业、技术、市场及应用新发展 |
15:00~15:10 茶歇交流 |
15:10~16:00 第七章:“机”来,怎样不失 探讨工业机器人企业、技术、市场及应用新发展 |
16:00~16:30 第八章:2013年伺服与运动控制市场报告 |
联系人: | 张勇 18676721585 |
黄小梅 13631631765 | |
张英菊 15999661936 | |
电 话: | 0755-82048561 82949541 |
0755-83736596 83736591 | |
传 真: | 0755-82048153 |